新闻

回望2014年 萧氏设计(2015年2月11日小年夜)

发布时间:2015-02-28  /  浏览次数:1,598 次

 

 

回望2014年,是一个波澜不惊的一年,转折变化,建立打破成为这一年的主题,公司的改革得到了初步的验证,成效渐渐明朗,但进一步的深化和加强,萧氏设计的整体性和文化品质,仍在悄悄的进行。

 

一, 年初设立的“萧氏生活方式研究室” 近年终终显成果,生活方式的研究,一直是萧氏设计的使命和任务,但真正开始进入课题以后,才发现真的有太多生活细节需要我们去发掘和整理。“萧氏”匆匆走过18个年头,开始研究生活方式是必然也是归宿,我们一直致力于家的研究,至今才静下心来慢慢的总结归纳阅历和经验。萧氏为自己在做,总结自己的经验和走过的弯路,建立家的生活方式体系和人性化设计,我们希望给自己留下点什么,为这个时代做一个注脚,这是今天人们所需要的,提供合理的生活方式,健康的材料及科技品质。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需要后人乃至社会的检验,今天的研究到底有多长的生命力。

一个小小的衣帽间课题,公司的小伙伴们就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准备了200个页面的PPT,当演播出来连他们自己都不敢相信,这是前所未有的探讨和发掘,我感谢他们,一个小内容就整理出一个长长的汇报,小伙伴们的体会是越探越深,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

 

 

卫生间的课题,我拿一些标题给大家展示一下,其内容我看了三个小时,还仅仅只是看完了提纲而已,每一个人看完了整体的研究报告,都能学到许多东西,包括我自已。

我想如果有机会,把这些研究的成果装订成册,一定会给新人设计师和社会需要者带来不小的帮助,希望我们在未来的一年半载能把这本“萧氏生活方式研究”集册面市。

 

 

二: “萧氏产品研究室”因为我的兴趣而产生。产品的设计并不是2014年开始的,早在三年前就已经有了,“抄手”两年前为参展而设计,“太湖桌”和“人椅”的雏形,2012年就已生成,灯具一直都在做,但都因项目而生,项目定制的设计,虽然不能变成产品,但风格的整体和全面促成了产品最终的形成,必须市场化才能够为大众所享用,因此产品设计一而再,再而三,逐渐有了些许的面貌。

如果没有项目,也许我不会有产品的念头,为了让设计出彩,如果不独立设计产品,软装和配饰,根本不可能有独立性。所以有了“太湖桌”,有了“人椅”,朋友见了“人椅”特别喜欢,寻求定制,为配茶室,后来就再补充“知几”,友人评价萧氏的家具有“唐风”有书法“颜体”的韵味。我自然觉得是否找到了可以深究下去的理由,好吧,那就这样做吧,只要我做的东西不是挤出来的就行。

我一直都追求有感而发,没有感受和感觉,设计出来的东西肯定枯燥和乏味,感动自己的东西才能感动别人,不能使自己激动,说明本身就缺乏生命力。

灯具设计也由于海南清澜半岛二期应运而生,海南渔村马灯的形态给我们很大的启发,从落地灯,吊灯,台灯,壁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列,形态生动,细节丰富,另一个三亚的住宅项目,又吊起我的新的味口,把原来一直没有成形产品的家用吊灯、壁灯、落地灯做了一个进步的尝试

 

 

 

三: 年初完成的清澜半岛售楼中心,可能是文昌最好卖的房子,在楼市的低迷期,一个月之内销售达80%,我们做的售楼会所也获得海南清澜半岛示范区在时代楼盘·第九届金盘奖总评选中荣获《年度最佳售楼会所》。售楼会所由三部分组成,售楼中心,健身中心,和酒吧。三个建筑围绕一个主体展开,建筑决定室内设计的走向,室内设计充分地尊重建筑设计,我们室内楼梯、吊灯都以建筑相映成趣。不夸张、不奢华,展现极高的品质和品味。栏杆的白色玻璃有效让纵横交错的木梁得到梳理,建筑上反复叠加的木窗格通过用纱帘若隐若现的遮挡使得建筑主体更有魅力。萧氏设计常用的纱灯,在底边用错落的斜切方式与建筑大坡顶有机的配套。这说明萧氏一贯的主张,不做与建筑样式完全对立的室内设计。要么选择放弃,要做就一定是合适的造型,得到业主和观众的肯定。因此我们又有了新的项目,并又一次顺利的一次性通过,因为我们很认真,我一直认为萧氏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有的就是用心执着和最求完美的任性。

 

 

 

 

四: 上海玫瑰园的住宅,秉承绿城一贯的豪宅做法,法式新古典主义的建筑外貌,令我们对住宅的主张很难施展拳脚,好就好在业主的信任和支持,使我们有信心持续地完成这件奢华的作品,但还是尽可能的避免在一千多平米的房子里使用过多的大理石,我们希望收藏有价值的艺术品,一劳永逸的硬装才是真正的环保观念,只要我们的设计是做长期的打算,像建筑的主体一样,建立在百年大计上,真材实料,健康可持续发展才是大宅理念。

 

 

另外一个玫瑰园的案例还没有完工,值得介绍,我们是用一个全新的设计思维,创造了这个空间,当然百年大计是我们对这类大宅项目的追求,每一处都经过了精心的思考和建造,通过这个大宅的设计和施工,我有了工匠的深切体会,匠人的心,匠人的执着,仿佛米开朗基罗画凡帝冈西斯廷教堂的天顶壁画,那是一个工匠做出来的事情,而不只是一个艺术家,工匠就是要精细,美观,刻苦,韧性,坚忍不拔,专一,埋头苦干,这么多的词不知道说明了问题没有,最起码当方案完成的时候,我们设计组都觉得蛮完整的,业主就更不用说了,但施工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我们自己主动地修改就不知道多少次了,至今,项目接近尾声,我们还在细部不断地完善,对于这个方案,从来就没有放过自己,我对我们同事说:大家请谅解我的一次次的修改,施工过程中不断地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不得不改,不改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更对不起业主,虽然业主对方案已极其满意,但对于被充分信任的设计师来说信任更是责任,当内心过不去的时候,就是要改,改到让心的天平得到平衡。

对于近两千平的住宅来说,有许多的配套商和无数的内容等着我们去解决,这样的住宅不亚于一个大的项目工程,每一个配套单位出差错都将影响后续工作,每一次电脑上的模拟都不能解决最终的问题,还是要在现场放样,虽然我很强调电脑上的施工,设计师设计的过程就是电脑模拟施工的过程,如果设计师不能在电脑上模拟一遍,怎么能够知道工人施工过程有没有差错。丰富的设计经验和责任感的设计师才能做到这些,我常说,如果没有在计算机上模拟,便不可以对工人指手画脚,因为你都不知道空间材料是怎么组成的,怎么去指挥工人施工呢?萧氏的设计师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

 

 

POPTOP是巴菲特企业“安德森”地板在中国的制造商offic设计,对于我们接触美国企业有了新的认识,除了入口一目了然之外,重要的是体现样品间的设计。美国人讲究实效,工厂的产品如何展示形象全在样板间里讨论,检验、测检、接待均在一个地方展开,他们不需要过多的繁文缛节,一切以实际出发产品的质量、产量、生产能力,客户反馈等。美国show公司的领导,有时一进产品间可能就一天不出来我们把功夫做在了样品间的关系,卫生间和茶水间均设在离样品间最近的地方,这样最方便一切均按美国的标准,为了设计这样一个厂区的办公楼,我去过两次美国show公司安德森公司参观,当然在中国设厂依然具有中国人的那点气派,但美国人的实效精神不能丢,这就是中美合作。

 

 

 

 

另外还有两个三亚住宅项目,住于五星级酒店的顶层,一个董事长、一个总经理各分一边,一家上下三层(加屋顶花园)我们解决了业主想了半年都没有解决的交通问题,因为是酒店格局,所以一个层面有6部电梯,分左右面对面,常规的作法就是两家从26楼进去,27楼是卧室,再上去是屋顶花园,这样两家走一个层面,抬头不见低头见,住宅门对门毫无隐私,于是我们是这样处理的,不是26、27层吗?我们把两家分层进家门,这样每家都有一个独立的电梯厅,把一边的电梯门封掉,一家26层入家门,一家27层入家门,这样的设计,气派也有了、对得起1600平米的高级顶层大宅的称号。

26楼做客厅的有天然优势,建筑的本身做了挑空,而2